怎样进行幼儿教育

时间:2022-10-13 13:46:56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怎样进行幼儿教育

  导语:幼儿教育是指学生上小学之前的非义务性教育。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儿童的终身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到国家社会。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误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怎样进行幼儿教育

  怎样进行幼儿教育1

  一、幼儿的特点

  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计划生育的不断推行,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心头肉,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和盲目的满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众星捧月般的成长,很容易养成娇生惯养甚至蛮不讲理的性格,与其他小孩格格不入。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会表现为性格上的依赖性和懦弱性,很有可能形成双面人格,在家里比较自在,能够想说就说,但是到了外面就暴露出性格上的缺陷,表现得认生甚至畏首畏尾。

  很多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周围的人不再像家长一样关心他,他们会感到很不适应,因而对幼儿园产生排斥心理。家庭教育缺失,会影响孩子的性格,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

  二、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实际经验总结,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大体上有三点,具体如下:

  1.将幼儿教育视为为小学打基础

  幼儿园将幼儿教学当做为今后孩子的学习打基础,将小学内容强加到幼儿教学中,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也许教师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这样做的影响却考虑的不够全面。过早地将幼儿的学习模式化,反对孩子们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甚至用体罚的方式进行压制,这对孩子们的创造力的打击很大。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强迫性的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们,极大地挫伤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应有的好奇心和发现的喜悦也不复存在,甚至使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倦。

  2.忽略了孩子之间的差异

  在幼儿园里,老师普遍将自己摆在成年人的位置去看待孩子,这是一种不自觉表现的习惯。于是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想法在老师的眼中变得那么的幼稚和可笑。老师这种心态一旦产生,就难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刚刚进入幼儿园进行学习的孩子是一张纯真的白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很多时候,幼儿园老师都对这一点视而不见,忽视孩子之间的差异,采用同一种要求和同一种方法来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是错误的。另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存在着较快或较慢的差异。老师以简单的聪明和笨来进行定义,对孩子们进行横向比较,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更会导致孩子失去原有的个性。

  3.幼儿园的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隔离

  父母是每一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十分关键。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但是,很多家长却忽略了这一点,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高枕无忧,不需要履行教育孩子的义务,孩子的教育由老师去负责。父母一旦对孩子缺少关心和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也缺少交流,孩子的不健康心理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来纠正,将会极大的影响孩子的成长。

  三、对策探讨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实际工作总结,相应的对策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建立强大的师资队伍

  幼教老师是幼儿教育的灵魂,是执行者,好的幼教老师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新的社会背景和教育背景,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提高幼教老师的准入门槛。幼教老师的知识面要适当拓宽,最好是心理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并重,适当的懂一些医学知识,能够对孩子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帮助,使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更加专业化。

  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认真分析孩子间的差异,耐心的引导孩子,对每一个孩子都保有充分的尊重,运用纵向比较法,使孩子在健康成长的同时保留其独有的个性。

  2.教学环境要多样化

  孩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不断形成孩子的认知结构和一些新的概念。因此,让孩子参与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点,可以让孩子有自由探索的空间。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参与愿望,更能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性知识。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并逐步培养孩子懂礼貌,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在这些活动中,要设立一些荣誉,培养出孩子的荣誉感和集体荣誉感,以帮助孩子积极健康的成长。

  3.注重家庭教育

  如上文提到的,父母有时候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所以,父母们应该改变这种想法,不能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老师就应该对孩子的教育全权负责。父母要重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更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应该多跟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包括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及时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想法。

  而幼儿园方面,也应该更好的与孩子的家长进行联络,定期的将孩子一段时间来的表现进行记录,送到父母手中。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父母还可以适当的在幼儿园跟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和游戏,将幼儿园的教育跟家庭教育更好的联系起来。这样,双管齐下,在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关怀下健康的成长。

  四、总结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的幼儿教育事业如今已经取得巨大的发展并日趋成熟,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认识到幼儿教育事业也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需要每一位幼儿教育事业工作者一起努力才能改变。在幼儿教育中要避免对孩子的忽视和期望太切,正确的引导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揠苗助长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须知,学习是孩子的权利,享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更是孩子的权利。

  怎样进行幼儿教育2

  家庭教育方法

  1.语言引导

  首先家长们了解幼儿阶段重要的不是学识,而是通过引导培养兴趣、思维、情感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语言引导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指令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比如:讲故事、认字、读书、讲道理、唱儿歌、说话交流等把自己所知道讲给他听。可以说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来自于语言。

  2.一起做游戏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能使孩子更快乐,还能增进亲子间情感。提高孩子思维、情商、创造力、动手能力等,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引导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家长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要和孩子一样真诚的、专心的注意力集中地投入进去,不能敷衍。积极地倾听孩子所说的。多问开发思考能力的问题,遇到问题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3.走出去

  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体验不同的人和事,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一起品尝各个地方不同的美食。带孩子走出才能更好地看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去了解它,融入它,认识它,从而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孩子是社会的,是世界的,只有不断的认识陌生的事物,对未知的东西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有长见识,心胸才能更加宽阔,也更加坦荡。家里了解的东西是有限的,人也不能一直呆在家中,带孩子走出去!

  幼儿园教育方法

  1.实践练习法

  这是一种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养幼儿的基本社会生活能力和技能,并增进幼儿的相关知识,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在生活事件、生活活动中,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让幼儿练习、实践,以形成和巩固或改变幼儿基本的社会行为。实践练习法是典型的做中学的方法。如值日生、自我服务、力所能及的园内公益劳动、待人接物、解决矛盾和冲突等。

  2.调查法

  教师引导和启发幼儿针对社会环境、社会事物及社会现象的相关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现社会现象存在的状态,或是社会问题的原因,或是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幼儿社会教育中的调查法,主要是解决“是怎样的”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等问题。因此,调查法是以问题为先导的。幼儿通过调查,对社会生活有了感性的和较为具体的认识。因此,调查法是幼儿社会教育的重要方法。幼儿参与的调查不同于成人的调查。一方面在于调查的内容是浅显的、易于发现的、与生活直接相关的,蕴涵的关系应该是较为明了的。另一方面是调查手段以视觉感性的手段为主,看、问、听等是调查的重要方式。

  3.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订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个概括性地了解。

  4.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身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定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情感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5.讲解法

  讲解法是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基本的知识和道理,让幼儿了解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知道一些基本的事实,知道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讲解法不是幼儿社会学习唯一的方法,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师对幼儿的讲解不一定是全班的讲解,还应该包括小组的和个别的讲解。讲解法的使用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依靠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很难把握事实、道理或规则的本质,或幼儿自己的探索和思考达成目的的时间代价过高。教师的讲解有助于降低幼儿理解的难度,或使幼儿真正掌握相关的内容。教师无视幼儿能力的过于深奥的讲解以及不顾幼儿兴趣的过于重复的讲解不利于幼儿的社会学习。讲解不是从道理到道理,而是经常需要例证。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讲解应该是感性的、生动的、具体的,关注幼儿兴趣和已有经验的。

  6.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与幼儿及幼儿和幼儿之间围绕某个问题进行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语言交流是其核心的表现形式。它经常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及幼儿和幼儿之间的相互提问、对答。谈话法在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使用,有助于幼儿表达对社会事物和现象的经验,有助于幼儿和教师之间分享思想和情感,也有助于幼儿形成一些正确的观念。教师的引导在谈话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进入谈话的话题,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使谈话围绕教育活动的目标进行。话题可以是教师引起的,也可以是幼儿提出的,但任何话题一定要蕴涵社会教育的目标,并具有可谈性,即谈话能够深入下去。一般说来,话题与幼儿生活的关系越密切,就越具有可谈性。谈话可以在全班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可根据需要灵活组织。

  7.讨论法

  讨论法是指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个论题进行的思想碰撞或思想发散。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讨论有两种性质,一是价值冲突型的讨论,如谁对谁错等;二是多种求解可能性的,如我们如何帮助班上有听力障碍的小朋友。这两种讨论的相同之处是都有一个讨论过程。讨论法的前提是有一个可讨论的论题,这个论题要么是存在价值冲突,要么是有潜在的众多可能性。不然讨论难以展开和维持。有时,讨论变成了一般的谈话,主要原因就是论题不适宜于讨论,不具有讨论的特性,因此,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论题,而只是谈话的话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作用是引导,而不是指导。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应少问,多说,即表达个人见解,以此引发幼儿表达个人见解,应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教育有法,而无定法”,这是教育方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教育方法的确定和选择,是依据教育过程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不是任意的,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根据条件和需要,对教育方法进行艺术性的再创造,再加工,灵活地艺术地运用于教育实践。

【怎样进行幼儿教育】相关文章:

怎样进行感恩教育08-10

怎样进行良好的情绪管理12-05

怎样对宝宝进行爱的教育11-08

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09-21

怎样创新幼儿教育方法09-23

大学生怎样进行压力管理11-19

怎样对3岁宝宝进行教育01-09

家长怎样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05-11

家长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