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说课稿

时间:2022-01-18 06:02: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小班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班说课稿范文汇总7篇

小班说课稿 篇1

  一、设计意图:

  这段时间,我们班正在进行《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很多小朋友从家里端来了小金鱼,小鸟,乌龟等小动物放在了教室里的自然角里,文文端来的几只小蝌蚪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小朋友一有空就会围在蝌蚪旁一边指着小蝌蚪边聊自己的发现,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小蝌蚪游泳的时候尾巴怎么动的?这些都是他们兴趣的话题。《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与需求,很自然的,我们生成了手指点画《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没有特别难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儿都能通过动手操作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且在轻松自由的创作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这就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二、教学目标定位:

  基于以上这些设计意图,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点:

  1、、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这点不仅体现了这节课的主要设计意图,也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这个目标也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主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实现幼儿在“兴趣”和“体验”方面的发展。

  2、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这点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所在。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3、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三、活动准备:

  根据选材的特点和设计内容,这节课的活动准备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幼儿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准备。要求幼儿在课前已学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和歌曲(准备好故事和歌曲录音磁带),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观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准备:包括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课件和一张“青蛙妈妈”的大图片;主要用来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来贯穿课的始终,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这一理念。幼儿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组一盘黑色的颜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笔。

  四、活动程序:

  (一)开始部分,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的将幼儿导入课题,引起学习的兴趣。引导幼儿细致观察。

  1、幼儿边听歌曲边表演小蝌蚪游动进场入座。利用幼儿学过的本领,增加活动的生动性,让幼儿一开始就带着愉快的情绪参与学习。

  2、老师:“呱呱呱、呱呱呱,谁来了呀?”(课件里出现青蛙妈妈)

  老师:“咦!青蛙妈妈皱着眉头,好像有点心事,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回事吧!”(课件里播放青蛙妈妈的声音“唉,听说我的宝宝在到处在找我,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回到我的身边,真着急啊!”)

  老师:“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蝌蚪赶快找到妈妈好吗?”

  3、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复习儿歌“小蝌蚪,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念完儿歌后课件里出现了一群游动的小蝌蚪。)

  老师:“哇!真棒!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了。它们可开心了,还要感谢我们小朋友的帮忙呢!(这时,课件里的青蛙变成高兴的表情)来为我们自己鼓鼓掌吧!”通过复习儿歌这样的形式,让幼儿初步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引出一下个环节。

  4、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

  老师:“小蝌蚪们快活在水里游来游去。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课件里出现小蝌蚪往不同方向游动的画面)用提问法,明确的把“观察”和“比较”这两个任务交待给幼儿,

  5、幼儿自由讨论。在前面几个集体活动的环节之后,适当的提供给幼儿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调动它们学习的积极性。讨论结束后,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真有趣啊!我们也来学学小蝌蚪游泳好吗?”于是,带幼儿进入活动的第二个环节。

  (二)幼儿自由想象并表现,掌握手指压印及添画曲线的方法。

  1、老师:“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盘黑色颜料和黑色水彩笔,请小朋友们想一想,你可以怎么做,才能把这些材料都利用起来,变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于《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这样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我改变以往教师示范,幼儿学习的模式,让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许这一过程还会出现许多富有创意的新发现呢。

  2、在幼儿自由探索之后,老师请画得好的幼儿上来画一画,说一说自己的方法。我会及时表扬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最后,再来解决这节课的知识点(难点)。我可以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水彩笔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我们可以一次多压印几个小蝌蚪的身体,然后在不同的位置添画细尾巴,这样,这群小蝌蚪就会朝不同的方向游动了。如果能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时的美术活动中,经常有画一下换一次工具的习惯,为了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从小培养幼儿学会统筹安排的好习惯,老师在这里可以重点指出,要求幼儿按老师的方法来作画。

  3、老师:“请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方法再试试吧。让更多的小蝌蚪从四面八方游过来,找到它们的妈妈吧!”

  (三)幼儿再次操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1、在听过老师的讲解后,请幼儿再次作画。这时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情景环境,同时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老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1)蘸颜料压印后,需要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后再拿水彩笔添画。(2)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周围环境的整洁。(3)请作完画的幼儿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处,用肥皂把手洗干净。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常规教育,就蕴藏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机会,巩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展示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教师继续利用课件创设的情景,对幼儿说:“青蛙妈妈看到这么多的宝宝,真高兴啊!一蹦就蹦到了我们小二班来了。请小朋友们赶快把自己变出来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妈妈的身边去吧!”这时,老师出示青蛙妈妈的大图片,贴到教室的主题墙上,让幼儿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贴在周围,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妈妈的身边啦。

  4、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欣赏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创作经验,夸夸自己能干的小手。这个环节又利用了情景游戏法,头尾呼应,把活动推上新的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五、活动延伸:

  在有关“动物朋友”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师生共同布置的“小蝌蚪找妈妈”的主题墙面,复习有关故事、歌曲,学做“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并且可以请幼儿继续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秘密”,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围坐在主题墙旁边,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对如何更好保护“小蝌蚪”和“青蛙”展开讨论等等。

小班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蜗牛是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形象,亲切可爱,很适合幼儿的学习,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在经过几乎一个学期的泥工活动之后,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泥工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已经能够掌握,所以这样的一个泥工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就是

  很多泥工技巧的结合,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同时也去体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符合《指南》中艺术领域目标要求,注重艺术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也适合在小班年龄段开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教材内容,纲要精神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制定了此次活动的目标:

  1、学习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用橡皮泥做蜗牛;

  2、初步了解蜗牛的外型特点,感受泥工活动的乐趣,产生喜欢、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运用捏、团、搓、卷等技能来制作蜗牛。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的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为此我做好了如下准备:

  橡皮泥、火柴若干、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课件。

  三、说教学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除了以爆满的精神来感染幼儿之外,还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解示范法、操作法、启发提问法等教学法。

  四、说活动过程:

  (一)、欣赏蜗牛图片,了解蜗牛外形特点

  1、师:“宝宝,今天蜗牛宝宝来到了我们班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蜗牛宝宝长的什么样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师作简单解说。(蜗牛在散步、在睡觉、在说悄悄话等)

  3、讨论蜗牛的外形特征。

  “宝宝,刚才我们看了好多蜗牛宝宝,它们长什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蜗牛有头、颈、身体、尾巴、触角、眼睛、还有象小房子一样的贝壳。)

  4、师:不过,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特别的蜗牛,一起来看一看,它是用什么做的呀?那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看老师做一做吧!

  设计意图:以可爱的蜗牛宝宝的形象导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以课件中生动的图片供幼儿观察,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幼儿在看一看、听一听的过程中去直接感知和观察到蜗牛的外部形象,为下一环节的制作蜗牛做铺垫。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展示活动工具:橡皮泥、火柴。

  “这是我们做蜗牛要用到的工具,橡皮泥和火柴,小眼睛要看仔细,小耳朵要听仔细哦。”

  2、师示范讲解

  (1)“我们先选一种颜色的彩泥,橡皮泥呀真漂亮,小朋友来捏一捏,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一头粗来一头细,蜗牛身体长又长。”(提醒幼儿蜗牛的身体一头大一头小)。

  (2)再选另一种颜色的彩泥,团一团呀团成球,搓一搓呀搓成条,搓成条后卷一卷,卷成蜗牛小贝壳,最后在头上可以用火柴插小蜗牛的触角。(要卷得紧一点)。

  (3)我这只小蜗牛很想找朋友,我们来帮他做更多的小伙伴好吗?

  设计意图:以特别的蜗牛引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并通过求助的方式,向幼儿提出帮助,这样更加能够激发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和愿望,在示范制作的过程中通过琅琅上口的儿歌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记忆制作的步骤,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

  (三)、幼儿操作,教师辅导(播放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醒小朋友橡皮泥、火柴不能吃,不能往地上扔,不和别人争抢彩泥,每个小朋友只拿两根火柴就够了,不要多拿。

  2、教师巡回指导,注意用口诀引导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

  3、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

  设计意图:在制作前提出制作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自主动手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烦发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进行个别地指导,重点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因为幼儿的个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有所侧重,帮助不同层次的幼儿。并播放符合情境的音乐,更营造了自由宽松的活动氛围。

  (四)、展示、讲评幼儿的作品

  1、幼儿送蜗牛宝宝回家,渗透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师:“这里是蜗牛的温馨小家,请幼儿将做好的蜗牛搬到小家里来。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朋友们制作的蜗牛吧!(个别评价幼儿的作品)。”

  2、师:小蜗牛悄悄告诉我一个小秘密,小蜗牛说他们最喜欢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特别喜欢在晚上或下雨的时候出来玩,最怕太阳晒了。所以,小朋友在外面看见蜗牛时,能把它放在太阳底下跟它一起玩吗?能踩它,欺负它吗?对,我们要爱护小蜗牛。

  设计意图:在送蜗牛宝宝回家,欣赏同伴的作品及讲述的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关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也在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最后在介绍蜗牛小秘密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小班说课稿 篇3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综合活动《球儿真好玩》,这是我园园本课程——主题综合活动“球”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本次活动来源于生活,我们都知道,球是幼儿比较喜欢玩的运动器械之一,在秋天这一季节,人们应该增强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防秋天带来的腹泻、咳嗽等疾病,球在小朋友家里、幼儿园里到处可见,且取材方便。它的品种非常丰富,有皮球、足球、橄榄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铅球等,其中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玩法不同,可以滚球、投篮、抛接球、踢球、拍球等,幼儿虽然知道各种球,但是对球的种类、质地、作用、形状、特点、玩法等还不了解,因此有必要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有关球的知识,通过各种球类竞赛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心态,体验合作乐趣,激发幼儿集体荣誉感,增进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认了认知、能力、艺术、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达的部分,目标是:a、通过操作摸弄,激发幼儿对球在水中沉浮现象感兴趣。b、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c、学习运用三种以上的油画棒进行涂色、滚画,从中感受多种色彩配合的效果。d、能用多种方法进行夹球,发展幼儿手的操作能力。e、能和音乐一起快乐的游戏,根据目标,我们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幼儿分组探索,老师重点指导幼儿能分组探索,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能力较弱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球滚画。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互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和教具演示给孩

  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运用实物展台观看各种球的图片,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和区分各种类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球,让幼儿对球的种类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更吸引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2、操作法: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的才袄做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次活动有几组操作活动:a探索水中的球。b、滚球画。c给球宝宝设计服装。d、哪些工具可以把球取出来。本次活动主要引导探索球的外形特征、特性、玩法的多样性,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记一记、画一画、滚一滚、夹一夹中来认识各种类型的球。

  3、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法、鼓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

  幼儿获得探索球的兴趣,知道有的球水中会浮上来,有的球放在水中会沉下去,有的工具会把球夹出来……,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究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1、表达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

  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我们提供各种球的图片,让幼儿看一看球的外形特征,然后用语言说一说表达出来,教师再出示准备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球的兴趣。

  2、 尝试法:《纲要》指出教师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

  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在探索活动中,我们把材料分成四组:a玩水中的球、b进行滚球画、c尝试用各种工具夹各种类型的球,d给球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通过分组探索,幼儿知道有的球放在水中会沉下去,有的会浮上来,有的工具能把球夹起来,有的工具不能把球夹出来……。

  3、 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

  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的`提高”。爱玩水是小孩的天性,老师让幼儿体验观察球在水中的变化,增加幼儿探索球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在游戏学会自主探索、观察、合作、分享等方法,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本次活动我采

  用了环环相扣的组织程序,活动的流程为:激发兴趣、观看图片——分组探索——交流探索体验,展示作品——游戏《大皮球》。

  (一)激发兴趣、观看图片:《纲要》提出:教师要为幼儿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的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活动开始,教师以球宝宝来班级做客为线索,通过实物展台观看球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球的外形特征,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分组探索:

  当老师带领幼儿参观准备的材料时,幼儿对投放的材料很感兴趣,他们想动手试试看看水中的球是什么样子的,想用夹子玩玩球会发生什么样?想把珠子放在盒子里滚一滚会出现什么图案……,幼儿就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分享,幼儿不知不觉的在边玩中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三)交流探索体验,展示幼儿作品。

  《纲要》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并发表不同意见,

  幼儿在分组操作完后,同伴间会互相交流自己玩完后的感受,因此及时设问:“你在玩时发现了什么,你给球宝宝穿上什么颜色的衣服,你用了什么珠子进行滚珠画……?”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经验的交流,知道了皮球在水中会浮出来,珠珠球在水中会沉下去,大夹子不能夹起珠珠球,并且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看,从而发展幼儿手的操作能力,老师再通过实验验证,让幼儿真正理解水中的球和夹子与球的关系,代替传统的教学的方法,又能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快乐。

  (四) 游戏“大皮球”

  活动结束,我让幼儿一起跟着《大皮球》的音乐一起玩游戏,

  让幼儿知道球除了很多玩法以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大皮球》来游戏,增加幼儿活动的乐趣。

小班说课稿 篇4

  小班社会:我会排队

  活动目标:

  1.知道排队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排队方法:不插队、不拥挤、保持一定距离。

  2.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活动准备:

  1.小熊玩偶,小动物的`图片:小熊、小猪、小狗、小猫、小羊。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小四班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吧。(出示小熊玩偶)

  小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二、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1.讲述故事《小熊买冰淇淋》。

  2.根据故事进行提问。

  (1)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

  (2)小熊去买冰淇淋,它排队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3)小熊买到冰淇淋没有?为什么?

  (4)买冰淇淋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3.教师出示小动物图卡,请幼儿给小动物排队。

  三、师幼共同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排队。

  1.师:小动物都学会排队了,那么小朋友会排队吗?

  2.师: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引导幼儿讨论、回答)

  3.播放PPT,结合图片讲述。

  4.小结:排队要一个跟好一个排整齐,排队时不能插队、不拥挤、前面和后面的小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大家一起来排队。

  师:我们小四班的小朋友都会排队吗?接下来我们就排队喝水来比一比,看看谁是会排队、讲秩序的好宝宝。

小班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阅读故事。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以熊哥哥和黑猪弟弟请客的对话来练习幼儿的合作表演能力,非常适合幼儿学习复述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

  1、学故事,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2、学故事表演,能大方、自然、较准确地表现角色的语言及心理,提高幼儿表演的兴趣。

  3、理解故事的.含义,我觉得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角色之间的对话,感受角色情感上;难点应放在故事表演中如何准确地体现角色的语言和心理上。

  三、说教法

  结合语言活动自身的特点,依据纲要的精神,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感知法和模仿教学法

  第一种是欣赏感知法,就是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教具演示讲解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和想象;以谈话法指导幼儿故事表演。

  第二种模仿教学法,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的内容结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再根据幼儿思维直观性特点和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心理,准备了头饰、 挂图、幻灯片,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

  四、说学法

  语言教学目的是发展幼儿智力,培养语言和认知能力,因此发挥幼儿主体性,结合教材特点,我应教给幼儿一些学习方法。

  1、以比较法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培养幼儿的合作表演能力。

  2、学会根据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及语境特点,表演故事,培养幼儿 表演能力。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首先,我出示教具中的动物形象小兔头饰,说:“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是谁,引起

  幼儿的好奇心立即被激发,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帮助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二)、引导幼儿看挂图、了解故事内容,了解几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故事中各种食物

  小熊小猪今天要到草地上去玩,看他们都准备了那些好吃的食物,要请谁吃呢?(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中的食物)

  2.逐图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含义。

  片段一: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熊哥哥在吃什么样的水果)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红红的苹果。

  ——是谁来了呀?(黑猪弟弟)

  熊哥哥见到了黑猪弟弟可能会说什么呀?(幼儿自由说完后,师小结:) 黑猪弟弟又会怎么说?(幼儿自由说完后,师小结)

  小结:熊哥哥和黑猪弟弟真懂礼貌,见面了会互相问好和分享食物。

  片段二: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黑猪弟弟在吃什么样的饮料)我们一起来说 1

  一说:甜甜的可乐。

  ——是谁来了呀?(熊哥哥来了)

  黑猪弟弟见到了熊哥哥可能会说什么呀?(幼儿自由说完后,师小结:) 熊哥哥又会怎么说?(幼儿自由说完后,师小结)

  小结:黑猪弟弟和熊哥哥真懂礼貌,见面了会互相问好和分享食物。

  (三)、分角色表演表演故事,学说礼貌用语。发散幼儿思维

  1、教师请几名幼儿戴上动物头饰,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讲故事,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对话,加强语言能力,提醒幼儿在表演时注意礼貌对话。

  3、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师生一起表演黑猪弟弟和熊哥哥请客的情景。

  4、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幼儿合作表演黑猪弟弟和熊哥哥请客的情景。

  5、鼓励幼儿进行扩展性表演

小班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小火车》是一节数学活动, 主要内容是让幼儿在点数的的基础上说出物体的总数,渗透数的概念。小班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幼儿喜欢游戏 、喜欢吃东西, 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这一生理特性,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情境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数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本次活动的设计我尝试打破传统集体教学的模式,把数学与游戏进行了整合。根据《纲要》中“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要求,我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环境,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有趣的游戏,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的去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确立了以下活动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够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2、认读数字1-4,能够做到数物对应。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4的数量 ,难点是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三、说活动准备

  《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所以,我是这样选进行活动准备的。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 火车头模型一个,火车厢4节,4面小旗、3个气球、1个手杖、四个手帕、2顶帽子、数字1-4的图片若干、擦手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

  3.环境准备: 布置一个数学城堡

  四、教学方法

  本次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运用游戏法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因此,在本节课中,自始至终我都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在课的开始,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火车带孩子们去数学城堡。活动中帮老爷爷数东西,活动结束乘火车离开等。

  2、情境教学法;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选择了设计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观察法: 通过观察引导幼儿

  五、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

  首先教师将事先用废旧纸箱做好火车模型放进教室。然后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幼儿: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乘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请小朋友数一数我们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啊?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车厢。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之中,幼儿很自然地练习了点数。

  (二)参观数学城堡

  伴随着“火车开了“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了数学城堡。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请小朋友们下车,看一看城堡里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告诉你的好朋友。这时幼儿可以在城堡里自由活动,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本环节的设计是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童话情境,以参观数学城堡的形式引起

  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先让幼儿观察一下城堡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而不是直接让幼儿点数物品,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情境中自主学习,为孩子们下一步的点数做好铺垫。

  (三)帮城堡中的老爷爷数东西

  这个环节中,教师请小朋友围坐在自己身边,说一说在城堡中的发现,并对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接着,教师以神秘的口吻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这个城堡里,住着一位老爷爷,这位老爷爷年纪大了,数不清城堡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小朋友们能帮他数一数吗?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老爷爷的帽子、椅子、拐杖、手帕等有多少,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反复练习点数数字1—4。幼儿在说的时候教师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数字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我抓住幼儿喜欢帮助别人的特点,设计帮城堡中的老爷爷数东西这个环节,让幼儿不自觉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在游戏中掌握数的概念,认识并学会点数数字1—4。一连串的游戏情节,不断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重复的点数仍旧能让幼儿保持足够的兴致,学会数物对应。

  (四)吃饼干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喜欢吃东西是小班幼儿的特点之一,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让孩子们再取饼干的过程中学会口手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无形中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教师可以对小朋友说:老爷爷非常感谢大家,想请小朋友们吃饼干,不过有个条件,每个小朋友只能拿4块饼干,请大家不要数错哦,吃饼干之前请小朋友把小手擦干净。同时,小朋友们还可以把饼干送给其他小朋友吃,学会共同分享。

  (五)、开火车带小朋友回幼儿园

  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请小朋友乘火车回幼儿园,并提出乘车规则:要求小朋友们不要拥挤,排队上车,每节车厢只能乘坐4个小朋友。

  本环节与开头部分首尾呼应,但目标不同,让幼儿从开始部分的点数落脚到最后的数物对应,有层次,有梯度。让孩子们对数字4进行了巩固练习。

小班说课稿 篇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小班下册主题二中的教学活动《叭叭叭车来了》。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准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车子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一种交通工具,幼儿每天在来回幼儿园的路上都会看到车,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的车,记住它们的名字,了解它们有着很多的不同:不同的外形、不同的笛声、不同的作用。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的很多方便。所以这一内容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

  二、教学目标:

  《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鉴于此,我依据小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制订了以下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感受车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中引导幼儿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探究车的名称和外形特征,既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所以我做了以下两种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已有经验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所以我让孩子们在来幼儿园的路上观察马路上的车。

  2、物质准备:几种常见汽车图片和声音的课件、汽车的影子图片等。

  四、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主要运用了运用三种教学方法。

  1、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能够给幼儿带来许多乐趣。小班的幼儿年龄小,,所以在活动中多处采用游戏,如:组织幼儿看影子猜一猜是什么车、听笛声辨一辩是什么车子开来了,玩开车游戏等。

  2、谈话法:谈话法比较亲切自然,在轻松的气氛中,围绕活动内容,通过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深、巩固和扩展,使零星片段的感性经验得到梳理,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

  3、多感官发现法:

  小班幼儿虽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小,使用一种感官进行观察幼儿容易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来观察、探索、实践,如:用眼看看“车长得什么样子?”用耳朵听一听不同的车发出的声音也不同等等。这样幼儿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

  五、说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共分六个环节:

  (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首先,教师与幼儿亲切交谈,问:“小朋友,今天你是怎么来幼儿园的?”

  轻松的谈话氛围让孩子们感到非常亲切,很自然的谈到今天乘坐什么车辆来到幼儿园。不同的孩子乘坐的车辆可能会不一样,有的乘坐自行车、有的乘坐小汽车、有的乘坐面包车、还有的乘坐公共汽车,无形中几种常见的车被孩子们说出。

  (二)讨论交流、梳理经验。

  1、老师出示了几种车子的课件,(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请小朋友们看一下图片,找一找,你乘坐的是哪一辆车?它长得什么样子?

  这一环节让幼儿在看图片的基础上自由交流,拓展了幼儿的视野和经验,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车子的印象。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

  因此,我想通过自由交流,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互相说一说,可以将琐碎的经验尽心归纳,如有的孩子会说自行车两个轮子,有的会说自行车铃铛会响,有的'说自行车有脚踏;有的说大客车很长,有的说大客车有很多座位,能坐很多人,小汽车跑得很快……孩子在自由的交谈中积累了经验。教师参与其中倾听幼儿的自由交谈,并适时参与交流。

  2、教师可以鼓励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告诉小朋友们:刚才大家说得真好,谁能告诉全班的小朋友,你乘坐的车长得什么样子?

  本环节鼓励幼儿用比较完整的语言,向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回答,给于适当地点拨与指导。并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小结出车的不同之处。

  (三)影子游戏,全面感知。

  在上一个环节,幼儿对几种常见的车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环节的目的就是通过影子进一步了解车的外形特征,教师可以对孩子们说:现在我们做个游戏,这儿有很多车的影子,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猜对的话老师就将这辆车的图片贴在相应的影子上。

  虽然影子比较模糊,但孩子们能从影子分辨出是哪种车,对车的外形有了更深入地了解,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活动,孩子们玩的快乐无比。

  (四)倾听声音、深入探索。

  教师先播放车辆喇叭的声音(播放课件):请小朋友们听一听什么车开来了?请大家猜一猜。接着出示车的图片验证孩子的猜测。

  鉴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长时间的观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这里可以改变另一种发现方法,播放声音会使孩子们找到新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当孩子听到直观而又充满动感的声音时,这些车子便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成为有趣的、引人注目的“吸引物”。同时更深入地了解不同车子的声音特点。

  (五)联系生活、拓展视野。

  在了解几种常见汽车的外形和声音特点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汽车的作用。启发幼儿思考:每种车都有自己的本领,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都会来帮助我们,提出问题:公共汽车用来做什么?救护车用来做什么?小轿车用来做什么?等等。

  杜威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所以在本环节是让幼儿初步了解车的本领,知道车子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了它们。

  (六)活动结束。

  在最后一个环节,教师扮司机带孩子玩开车游戏出活动室。边开车边与孩子们朗诵儿歌《车轮转转转》,自行车呀丁零零、丁零零,带着我呀向前跑;自行车车轮转呀转,转呀转,一直转到幼儿园。小汽车呀嘀嘀叫、嘀嘀叫……开车游戏是孩子们经常玩的游戏,小班孩子对边开车边朗诵诗歌兴趣比较高,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种车辆的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班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班说课稿11-16

小班美术说课稿11-12

小班教育说课稿12-02

小班家的说课稿11-26

小班英语说课稿11-26

小班体育说课稿11-23

小班说课稿:《分类》11-15

幼儿小班说课稿06-26

小班说课稿模板04-25

最新小班说课稿04-25